Author: Jeremy
圣诞节原本和耶稣诞生无关
早在圣诞节存在之前,各民族,特别是后来被基督教同化的一些民族就已经在庆祝这一冬天的节日。早期的教堂为了吸引信奉“邪教”的罗马人转信基督,特别创造了圣诞节,节日时期和这些民族的节日一样,但是植入基督教教条等内容。北欧瑞典的“邪教”原本在这一时间的解释叫做Jul,而至今,瑞典语忍让将圣诞节称做Jul。德国,Yule仍然是圣诞节的同义词。一些原本和耶稣诞生毫无关系的“邪教”庆祝的节日,也就早就包含了赠送礼物等风俗。所以圣诞节的创建完全是为了便于基督教一同天下。 刚才看到一个中文网站,解释圣诞节,也是延续基督教继续强奸这一冬季节日的历史。也难怪我上一篇Blog里面,虽然虔诚的母亲大喊基督教和耶稣有着完全的关系,儿子你不信上帝了你就没有圣诞礼物,有人对她的评论则是她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圣诞节,圣诞节到底是怎么来的。 参考资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istmas#Yule
Ad that Copies Everything Bjork
I saw this ad on adsoftheworld.com and I am posting the youtube version of the video here. First of all, it basically copies everything from Bjork. Evidence follows. First, All is Full of Love music video. Oceania music video. Hidden Place, music video Also the bear reminds of the bear in Human Behavior. So basically… Continue reading Ad that Copies Everything Bjork
Officially Say Bye to Skype
Although my last few cents of SkypeOut credit expired a while ago, I still have to officially announce my “Bye” to Skype. When eBay acquired Skype, people knew bad things are gonna happen. And it did. Pricing is not competitive, sometimes 2-3 times more expensive than competitors; connection fee for international call is added and… Continue reading Officially Say Bye to Skype
Old Music Video
Yes, it is very OLD fashioned. Disclaimer: Posting this music video does not mean that I think this is a song I like.
iTunes PLUS or Used CD?
Since the announcement of iTunes PLUS, I have decided not to buy any music from iTunes which are protected by DRM. And I did have bought some iTunes PLUS music. Anyway, I had over $50 store credit I have to use, or it is nothing because I cannot get refund from iTunes for store credit.… Continue reading iTunes PLUS or Used CD?
从电影票房看美国是否是文化沙漠
文首我首先要肯定美国制作了很多有文化的电影,美国也有很多先进的文化,现代的艺术。但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来讲,从国民的平均文化水平来看,美国是否是一个文化沙漠呢? 这个夏天的电影票房很热闹。从大众文化的哈里波特,到被拍成低速文化的变形金刚,再到Pixar高雅文化动画片最高点的Ratatouille(厨房总动员,或老鼠大厨)等等,我觉得都可以反应美国大众的文化问题。 这次Pixar的Ratatouille票房成绩不理想,排名所有Pixar动画片倒数第二,确实是引来业界和华尔街对迪斯尼购买Pixar是否出价过高的讨论。尽管Ratatouille获得很好的影评,但是它确实远远敌不过影评差得多的Shrek系列,Happy Feet等影片。众所周知,Shrek是美国庸俗文化的集大成者。不过我觉得,美国是不是文化沙漠,是相对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比较。 Ratatouille首先不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而美国人普遍对于故事发生地法国缺乏好感。法国人一向认为自己文化上面有很强的优越感,而美国人则看不起法国人,甚至会在个人卫生的角度上贬低包括法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不过个人卫生毕竟不是文化,我认为多数非美国人,甚至一些美国人,还是会承认欧洲是比美国更加有文化的。回到电影上来看,在美国,Ratatouille现在票房接近2亿美元。而哈里波特是2.8亿美元,变形金刚是3亿美元,而Shrek The Third甚至高于变形金刚,以3.2亿美元位居美国历史上票房第18位。我们再看一下其他我认为比美国更有文化的国家的票房情况: 法国:Ratatouille上映三周之后获得3.6千万美元,而The Simpsons Movie上映四周2.3千万美元,哈里波特上映六周4.8千万美元,变形金刚四周1.5千万美元。根据趋势可以断定Ratatouille在连续三周票房第一之后,会继续这个趋势,并超过哈里波特的票房。我七月份在法国的时候,地铁里面到处都是变形金刚的广告,显然这些广告并没有成功打动法国人,也许和片子本身没有什么文化是有关的。 意大利:Ratatouille还未上映。但是哈里波特上映六周获得2.4千万美元,变形金刚八周1千万美元。我们可以看到,哈里波特在法国和意大利都明显强过变形金刚两三倍。 英国:Ratatouille似乎也还未上映。不过哈里波特票房是变形金刚的两倍多。 瑞士:Ratatouille上映三周1.5百万美元票房,哈里波特六周6百万美元,变形金刚八周1.4百万美元。Ratatouille仅上映三周就超过变形金刚八周的票房记录。 瑞典:上映时间基本一样的情况下,哈里波特的票房是变形金刚的接近3倍。 丹麦和荷兰:哈里波特上映时间比变形金刚少一周,但是票房是变形金刚的4倍。 我想上面这些例子足以说明一些问题。我之前对于变形金刚的评价是极低的,但是和美国的影评形成对比的是,美国观众对于变形金刚的评价是很高的,票房上也是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说但是看这个暑期的票房不够,那么我们还可以看看一些我觉得是好片的片子,对比我觉得是烂片的片子,美国国内和国际票房的对比: 格式说明:票房(历史排名),比例,我认为是烂片还是好片(从电影艺术和文化层面来看) 不好的例子 Shrek 2: $436M (3) vs $444M (22), 1:1,比较烂 耶稣受难记: $370M (11) vs $234M, 1.58:1,太宗教不喜欢 Shrek The Third: $321M (18) vs $415M (26), 0.77:1,很烂(对于这个比例我感到很吃惊,后面讨论) Shrek:$268M (35) vs $188 (M), 1.43:1,一般 Happy Feet: $198M (81) vs $181M (141), 1.09:1,对于题材和预告片,没能吸引我的兴趣… Continue reading 从电影票房看美国是否是文化沙漠
美国人沦陷为工业国家中的矮子和胖子
根据Newsweek最近的报道,美国人现在的肥胖率和平均身高比多数工业国家的指标都要差。 肥胖率可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网站上看到。 据称美国从殖民时期开始,平均身高就是世界第一的。事实上据我所知,至少早在若干年前这个冠军就已经被荷兰人夺走了。现在美国人的身高比德国,比利时,捷克,加拿大等国都要矮。事实上美国没有能够进入前十名。而且这个调查刻意没有把遗传上就比白人矮的亚洲人和拉丁人口统计进入,所以不存在移民导致平均身高降低的可能。 由于一个国家居民的健康程度和身高通常和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成正比,美国媒体认为这些数据表明,虽然美国是相当富裕,但是美国的健康和医疗体制落后。虽然美国医疗很昂贵,但是效果却不好。美国人肥胖率巨高不下,并且持续上升。而导致肥胖的不健康食品,也被认为和阻碍长高有关。而根据我个人经验,虽然美国确实有很多比我高的白人,但是也确实有相当比例的比我矮的白人。而我的身高在全中国范围内,应该属于略微偏矮的位置。美国人也有四千六百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几乎是整个人口的1/6。 美国医疗尚且如此,中国该如何面对日益恶化的健康问题?
欧洲旅行照片
我终于开始准备发布一些欧洲旅行的照片了。缩略图将是640 px的哦,所以看起来会比较舒服。 尽量争取在近期多发布一点。不过好友们还是应该经常回来关注更新。所有图片都会在这个目录里面,现在正在发布意大利的部分。
《变形金刚》基本包含了所有男人可以YY的主意
发信人: hypo (三十未满), 信区: Movie 标 题: Re: Transformer Bashers United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8 22:35:05 2007), 转信 此片的主题是男人的荣耀,其基本包含了所有男人可以YY的主意 1. 不好好准备就拿A 2. ebay挣大钱 3. athlete’s 的码子变自己的MM,hot就行,rides well就好 4. 破车变新车 5. 破烂东西(眼镜)变宝,一般还是继承来的 6. 拯救世界,其方式就是拿着一个小盒子从一楼跑到三楼然后抱着一根柱子等死 7. 随心所欲,可以remove 新码子的record以讨好人家 8. 钱比bill gates多,这是本片唯一不足没有能够包括的方面 最后本片原本应该是主人公的optimus prime说了一句: sam, you just saved my life. all autobots and the whole world… Continue reading 《变形金刚》基本包含了所有男人可以YY的主意
Transformers: trash but “successful”
Transformers (2007, C-), has break several box office records. Although its ratings are steadily dropping on RottenTomatoes.com, IMDB, and even Yahoo, nothing seem to slow it down on its way to earn as much money as possible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Transformers is just another example of how art of film making has gone… Continue reading Transformers: trash but “successful”
很失望,给Transformer打分,只给C-
1. 种族主义言论,比如对伊朗人的打击. 2. 机器人设计过于繁琐,这个在预告片出来的时候大家就质疑了.看了片子,每次Optimum prime给我眨眼睛我就受不了.那么多零件,太容易打坏了. 3. 居然有人夸奖Shia LaBeouf的演技?有没有搞错,没有见过真的有演技的吗??影片里面基本上大喊”NONONONONOOOO”不知道多少次.类似的叫喊语气也是滥用,从他老爸搞他开到Porche那里开始… 4. 搞笑有余,战斗不足,更无个性展现.确实除了Bumblebee和Frenzy其他机器人都毫无个性体现.Optimus Prime的主旋律演讲让人无语.Optimus Prime践踏花园更是多此一举,对于老大哥的个性体现没有丝毫正面意义. Quote “we see the robots destroy Shia’s family’s back yard (in a scene that goes on and on and on at painfullength)”. 5. “女主角”就是该片庸俗制片的罪恶代表.Quote “Not enough sex in the robot movie? Dress the teenage love-interest like a hooker and have the camera linger… Continue reading 很失望,给Transformer打分,只给C-
外交部:布什挑起意识形态对抗
美国首都华盛顿DC最近树立起纪念“共产主义遇难者纪念碑”,纪念被共产主义迫害死难的人。Bush为期揭幕,这个新华网有文章《所谓”共产政权受害者纪念碑”在美落成 中方提出严正交涉》进行报道。 布什在讲话中,提到了包括中国大跃进等事件。因此中国外交部就说,这是冷战思维,“挑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对立”。 但是我觉得,这个纪念碑的名字都错了。 美国实际上想要纪念的人,多数是死于集权独裁统治,死因其实根本就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反对的是资本主义,不是民主,而之前人类社会绝大部分共产主义实践,都把基层民主彻底牺牲掉了,外加美国和西欧经济强大,为了维护政权和意识形态、政治理想,共产主义政权是不得不对人民思想进行控制的。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对这些人的遇难负有间接责任。如果没有冷战,苏联可以省下多少钱来改善人民生活,而人民生活改善了,对于民主的欲求必然提高,如果国际环境稳定,以军事为核心的集权统治发生的可能性势必减少。我承认,之前的共产主义国家都没有做到很好的民主,但是共产主义和民主其实并不矛盾。 所以其实这就是挑起意识形态的对抗。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雕塑是6-4民主女神,这更是荒谬。6-4的学生是要求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是民主,不是要求资本主义,基本上也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所以这个纪念碑完全就是文不对题。 美国真是太无聊了,这个东西确实没有什么价值。怪不得花了十多年才建起来。
An Inconvenient Truth, A+, 全球变暖的思考
自以为对global warming很了解的我,今天终于看了这部片子。Al Gore,被Bush击败的美国总统候选 人,谈论全球变暖的原因,事实,后果,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因为里面确实是讲的是事实,而且和谎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我们谴责美国政府不通过京都议定书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美国有这么多城市和州决定要支持它,尽管Bush政府还是不通过,尽管Bush把Al Gore称做Crazy guy。 我们也看到,900多篇刊登在同行审查刊物上的科学论文,没有一篇怀疑全球变暖正在发生,而且是人 类活动引发。相比之下,美国流行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中,却有53%对此表示怀疑。由此也形成美国社会 ,乃至全球不少地方最常见的误解之一:科学家对全球变暖问题不是都还在争论是否是人类导致的吗? 在此我不想多说,美国媒体是否自由是否被控制,因为至少我没有怀疑过里面充满政治宣传。我更想说的是中国的角色。近来在中国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也充分体现中国政府并未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之前,而且环保措施不得力,或者没有切实施。中国四川重庆的干旱,在媒体上也常常被怀疑是三峡工程的错,很少有人怀疑是全球变暖。显然中国政府对于全球变暖并未足够重视,人民对其了解也不够。这是相当令人遗憾的,因为如果全球海平面上升半米,中国会有多少繁华的地方被淹没,但是住在这些地方的人可以说,按照Al Gore的意图,都没有接收到足够的警告。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因为我认为它比我看过的其他所有的宣传全球变暖问题的记录片或者资料更具有震撼力,更up to date,更深入揭露其背后隐藏的政治问题。而且,中国不能拿美国做不减排的挡箭牌。做为一个大国,中国政府做为一个自认为在很多方面比美国优越的政府,难道不应该拿出一点大国的风范,带头做好阻止全球变暖继续恶化所需的工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崛起,怎能建立在破坏全球环境的基础之上呢? 片中真的是有大量图片资料,我是从未见过。例如世界各地冰川的消融,非洲一大湖的干涸,南极州冰川在一周内的消融,干旱,燃烧的森林等等。我怀疑石油资本家财团真的是在影响媒体对于这个问题的报道。同时面对美国人对于该片两种极端不同的声音,做为做科学的人,真的是感到骨寒。虽然这不是小学生的作文,但是我却真的感受到做为科学家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我也认识到,就算科学家再怎么坚持真相,科学家的声音不仅可能完全到达不了普通的“愚昧”群众,更是会被淹没在政治家和大财团的政治宣传声中。我的意见是,在人类和地球存亡的关键时刻,应该抛弃一贯的默默科研的作风,应该站出来大声的宣布科研的结果,因为群众天生愚昧切易于蛊惑,如果我们要代表正义,我们就要抗争。 最后我预期更多的气象灾难在今年和明年必然会发生。不仅太湖水温高是蓝藻爆发一大原因之一,四川重庆某些地方也仍旧继续干旱。我们拭目以待,墨西哥湾加勒比海这边今年不知道是否会遇到更大的飓风,欧洲的热浪是否会超越2003年或者发生更多灾害性天气,中国降水是否会更不均匀,印度是否会突破历史最高气温同时洪水泛滥? 即使你不相信全球变暖,我觉得你也应该看一下这部片子,至少看一下哪些照片和录像。 PS: 美国保守派把这个片子称做自由派喜欢听的谎言。
西藏文化15年内会消失吗?
达赖放话,说如果维持现状,西藏的文化会在15年内消失。我觉得是毫无道理的。 首先,显然15年内西藏的文化是不会消失的。无须论证,这很显然。达赖只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一贯做法。 其次,中国自古就比世界其他地区更为统一,无论是文化还是语言。西方有一本书,也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主要的几大语系都是普通话的近亲,而且使用人数如此之多,相比欧洲,非洲,印度等地,一个很小的地方就有比中国多得多的语言。因此,西方传统上就是无法理解中国人向往统一的心理和趋同趋势。 西藏文化是否会最终被同化,我觉得也不太重要。随着世界交流的密切,本来文化之间就会互相交融。你看中国人(如果你说汉族也可以),现在穿着和生活习惯,其实已经严重得脱离中国历史传统,穿的是衬衣,西装,皮鞋;流行时尚还是来自欧美日韩。为什么没有人大喊要挽救中国人的某些历史传统呢?因为时代是不断进步的。 而且,西方殖民主义,消灭了多少地方文化,非洲有多少国家现在说的是英语法语,印第安人文化被消灭了多少,为什么他们不首先检讨道歉?恐怕他们还自豪,为被殖民侵略的国家带来先进的东西呢!所以,所有这些,其实还不过是为了遏抑中国罢了! 可惜很多中国人都买BBC这一套。也难怪BBC一壶老酒可以卖个几十年。
成都晚报和18年前
《成都晚报》上的这条分类广告是继太湖之后引来世界目光的事件。一方面因为西方对于八九年June 4th号发生的事情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负面态度,二来这个话题在国内是taboo,《成都晚报》则基本上是少见的国内媒体从某种角度上透露出相关的话题,因此也算半个轰动新闻了。 这个图片来自Flickr。不知道Flickr是否已经被国内封锁呢? 至于我的态度,我从来没有一边倒的站在任何一方。只是我希望,再过两年,20年的“冷处理”之后,我们可以公开的讨论是是非非。一味责怪政府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客观的。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冷静讨论这个事件,吸取教训,面向未来。如果是美国政府,也不会容忍长达2个月的示威。虽然美国不会动用军队,至少也会动用防暴警察,群众受伤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当时中国既没有处理类似情况的经验(更不要这种规模的),更没有防暴警察,没有催泪弹,没有高压水龙头,没有橡皮子弹。 Virginia Tech的悲剧之后,我是觉得,悼念和向死难者亲属致敬又有什么不对呢?就连VT枪手我都认为学校应该悼念,我也很赞同学校最后把他名字放在几块Hokie stone上面。即使他们真的是“反革命暴乱分子”,确实错了,难道所有的责任都是他们的吗?反正我不认为Cho杀人的悲剧,并非只是Cho一个人的过错和责任。我觉得这是类似的情况。
BBC的记者继续让人怀疑其智商水平
BBC中文网最新有一篇报道,关于伦敦2012奥运会的会徽。文章把北京奥运会会徽作为一个比较,文章说: 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奥运会徽往往不能”翻译”,北京当局使用一个代表北京的”京”字作为2008年奥运会徽,但世界其他地方人们的眼中,它看起来是一个两腿像面条儿的人在跑步。 You can’t be serious. “两腿像面条”?BBC可真是不遗余力对中国讽刺打击,但是却毫不高明。首先北京奥运的会徽最重要最Universal的含义就是奔跑的人,至于像“京”字,是顺带的含义,而并非主要意义。所以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看到这个会徽,看到的是奔跑的人,就是这个会徽地成功。 英国伦敦奥运会徽不堪入目,BBC中文记者就要偏低北京奥运会徽。英国实力影响力每况愈下,BBC中文记者就会怀念大英帝国及其殖民地,比如抱怨香港回归之后不民主不自由经济下滑。可笑。
太湖美得发蓝
太湖美得发蓝了。 新闻周刊Newsweek本周发表了”Troubled Waters”(问题水源)一文,首先就说中国。人口:十三亿;危机:污染。文章花了不少篇幅介绍世界各地水源的问题。 When you look more deeply into China’s water supply, however, you’ll see plenty to worry about. The government has long known what the Yangze is polluted….An April report by the World Wildlife Fund and two Chinese agencies found that damage to the river’s ecosystem is largely irreversible…. 上述英文大意说,当你仔细看看中国的供水,你就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担忧的地方。政府早就知道长江被污染。4月份世界野生动物基金和中国的两家机构发布的报告说,(污染)对长江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文章还关注了黄河的断流,进入黄河的生活和工业污水,全国不少地方存在的被污染的村庄,以及因此带来的“癌症村”。 不了话音未落,无锡的太湖就蓝了。我猜测Newsweek的编辑肯定很遗憾这篇文章发早了一周啊。 最可怕的是政府涉嫌隐瞒真相,有些“专家”把全球变暖而不是污染做为首要原因,政府也倾向认为是“自然灾害”。政府公告认为烧开的水可以喝,但是做水污染研究的学生表示,蓝藻含有很多种毒素,包括神经毒素和其他潜在致癌的毒素,这些都是烧开水不能解决的。政府也没有化验水中含有多少毒素。关于这些毒素的资料在网上也很容易查找到;事实表明这些水比想象的危害更大。 与此同时,厦门爆发大规模市民游行,当然消息是被封锁了。新浪网今天也只是链接出厦门政府的简单公告,称PX项目暂停。今天一早以来看到这两个消息,导致我一天都觉得很furious。还好不只是我一个,天涯社区当然也闹开了,里面有些照片触目惊心。 其实上周我就对父母表示我对他们的饮水安全不放心,说打算给他们买一个过滤水的东西。他们颇为不以为然。不知道这周的事情发生之后,他们的态度是否会有变化?他们也是去太湖玩过的人。而且中国好多阴暗面,不到后果严重是不会暴出来的。不知道全国有多少地方的饮水是真的安全的呢?至少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认为,中国有4亿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在世界地图上,好多中国人认为比中国落后的国家的饮水都比中国更安全。… Continue reading 太湖美得发蓝
BSG season finale是一个典范
BSG(Battlestar Galactica) season finale实在是扭转这一季长期以来的低迷,树立了season finale的fine example。政治也又出来一些,隐藏的几个cylon型号也曝光了。 Heroes这种剧应该好好学学!!这一集完全改变了我长期以来对BSG的失望。虽然整个这一季搞的太抽象,铺垫的太晦涩,不如前两季的啊。 其实我也是今天刚刚看的heroes season finale,对比实在太明显了。 等着明天看Lost的season finale了。好像不少人今天刚看完2小时的Lost season finale现在在晚上讨论呢。不过我要忍住等着看高清,恩!然后总结几大剧集的season finale!昨天还是前天看的DH的season finale,一般,至少比Heroes的好点。
Sufjan Stevens is amazing
Have I ever talked about Sufjan Stevens here before? I don’t remember but he is truly amazing. If you have not heard his music, try now, you may like it. Check this out. This is going to be a song in his next album. Name of this song, Majesty Snowbird. Or these two, different Live… Continue reading Sufjan Stevens is ama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