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英国广播电台的立场展现其对大不列颠衰败的伤感

BBC英国广播电台及其网站,始终站在分裂中国的一边,即时是对于众所周知已经归还给中国的香港,BBC也总是透露出香港在中国统治下不断衰败、自由人权不断恶化的言论。 BBC不仅站在台独和藏独一边,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为敌,同时还要在中国人民中间不断散布反政府情绪,企图得到“只要反政府,就要支持台独和藏独”的效果。然而BBC这一切都只是徒劳的,只会让历史嘲讽BBC的愚昧。大不列颠的衰败使得某些英国人以及卖身给英国的中国人,看不得中国统一强大,看不得一个曾经被自己侵略、领土被自己占领直到1997年的前殖民地居然可以保持如此庞大的领土而自己却早已四分五裂。英国所得不到的,它就希望四分五裂。印度和巴基斯坦又何尝不是一个类似的例子。 然而可悲的是,不少中国人看不到BBC仅仅是由于本国的衰败而努力嗥叫企图展示自己的实力,所以对BBC的言论信奉得如同真理。这也体现出中国内部的问题被利用。中国要进步;而BBC不仅不能改变本国衰败的事实,它也不太可能阻拦中国的统一和崛起。中国人要创造未来,让我们几十年之后可以讥笑BBC的愚蠢,也要让哪些播音员撰稿人记者老死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苍白和无力,以及徒劳的一生。

赖昌星的个人网站提供收费视频短片

1049 时代在发展,以前是国家的罪人,可以摇身一变成巨人和明星。怎么样做到呢?就要充分利用中国国内群众对政府的不满,塑造只要是政府反对的其实都是好的的实际逻辑。赖昌星在加拿大建起了个人网站,提供关于自己的短片的观看。开始的时候,收费2.99美元,现在降价到0.99美元,据说是因为访问者很多,但是没有几个人观看。 赖昌星个人网站上说(本站翻译,注意,赖昌星个人网站基本上是全英文): 这个网站是关于我的生活和故事。我的生活是一场历险,它将向您描绘一个人可以成为众人钦佩、但是与此同时在任何时候又可以成为政府眼中的罪犯。谢谢访问,来听我这边所讲述的故事。 网站下面还有“一个经济巨人的崛起与衰落”的字样。这个网站版权说明是DAT电影公司,主要内容预计也主要是视频节目的“销售”。与本站预期相符的是,在他网站的留言簿/论坛里面,有支持FLG的人在发表支持他的言论。 本站不提供连接到他网站的链接,但是你可以点缩略图看他网站首页的截图。

“为什么我激烈反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信誉死若干周以来,一直只刊登一系列无聊“文章”占据首页、方舟子自己只写点“科普”文章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学识”。 不过今天偶然发现一篇写得还算不错的文章,叫做《为什么我激烈反对在中国的传播》。 文章首先指出基督教的传播在中国的“原罪”,传教士传教牧师对西方对华侵略战争的联系,以及基督教本身存在的欺骗。接下来探讨基督教目前在中国的传播走农村路线。最后指出基督教的传播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我个人比较同意作者对基督教“不原谅”的看法。作者说: 看一看历史和现实就知道,宗教信仰的冲突是最容易导致战争的导火索。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2个都是“不原谅”的教派。就是说,你必须信仰他们的上帝或真主,否则你就要下地狱(这一点对比也是我基本上不反对佛教的原 因,佛教不会因为你不信佛而声称把你打入地狱)。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民族分裂的肇始,最终必然导致洪秀全式的灾难。虽然我坚信最终的结果是基督教在中国被彻底打垮和清除,但是这个过程将给无数被诱骗的信徒带来灾难。 中国某位宗教协会领导人不久前也曾经说起中国历史上没有一次宗教战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佛教和道教都十分忌讳杀生的。而历史上,西方确实有很多次相当血腥的宗教战争,很多战争的导火索也是宗教的问题。 最后,佛教的初始状态其实也是相当的无神论的。释加摩尼本是人。后来的大乘佛教只是把释加摩尼当作神来供奉崇拜罢了。本来没有佛,佛教创始人顿悟之后,也便有了佛。佛教更像是一种个人修行和做人的哲学,而不是对神的崇拜。佛教讲究因果,人要自己去创造因,收获果,而不是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佛教这样的一种理念,更符合我原本无神论的思想。 美国其实也是一个宗教国家。看看布什不断强调的宗教原则,不断强调要中国人能够自由崇拜上帝,甚至为了维护宗教,企图修改宪法禁止同性婚姻而置美国一些州和城市对于人权的保护于不顾,我们就可以知基督教其实是颇为让人恐惧的。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and Joseph McCarthy

1035 Joseph McCarthy(麦肯锡)是美国最被憎恨的参议员。早在初中学习政治的时候,就听说此人大名。但是他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也并不清楚。今日观赏了George Clooney执导的Good Night, and Good Luck,讲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美国CBS电视台主持人Edward R. Murrow在See It Now节目中,对于麦肯锡、麦肯锡主义的攻击。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觉得很有趣,是因为麦肯锡主义是一个反对共产主义的主义,其手法接近于文革,其残酷与目前美国的现状程鲜明的对比。百度知道里面,对麦肯锡主义有一篇很好的讲解文章。 1039 电影里面,我们能够看到美国当时对于媒体内容的审核,美国人对于爱国者(Patriot)的宣传 ,对于要忠于(loyal)祖国的宣传,对于共产主义是邪恶是安全威胁的宣传等等阴暗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正值二战过后,新中国刚刚成立,全球共产主义运动尚未陷入低潮,即使是在美国,也有不少共产主义活动。例如电影里面,类似“文革”的批斗审判中,有不少罪状,就是参加共产主义者会议、订阅共产主义新闻信件、同情共产主义者。如果被扣上“共产主义者”的帽子,常常会丢掉饭碗,甚至被认为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入狱等等。电影里面没有描述的,我援引百度知道上帖出的发表与《环球时报》的文章段落如下: 杜鲁门政府还是从1947年 12月17日起开始对联邦政府、武装部队和国防订货承包商实行所谓“忠诚调查”。其调查对象的范围甚至扩大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在帕萨迪纳,有个3岁的小 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小姑娘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据统计,在“忠诚调查”期间,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 程度的审查。在“忠诚调查”的影响下,美国的社会舆论也随之右转,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被 迫更改了名称,甚至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都必须陈述她们对卡尔·马克思的看法。恰在此时,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的一篇演说,将这一运动推向顶点。 上面的引述,尚是发生在电影描写时代之前,尚未登峰造极。同时也可以想象当时中国人受到的影响: 在美国国内,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他们不仅被非法传讯,不准寄钱给中国的亲人,甚至被禁止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乡,还有不少人因被指责“同 情共产党”而受监禁、被驱逐甚至遭暗杀。在美国工作的著名核物理学家钱学森也因被指责在战时参加了美国共产党的活动,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的传讯。此后,钱学 森多次发现他的私人信件被拆,住宅电话被窃听,他的“国家安全许可证”也被吊销。这表明,他已经不能继续从事喷气推进研究,甚至不能留在实验室里工作了。 直到1955年离开美国前,钱学森一直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的监视。由于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钱学森回国时不仅没有带回任何研究资料,甚至连 一些私人生活物品都未带回。 我觉得这部电影对于了解美国人对共产主义态度的形成是很有意义的。即使是现在,很多美国人仍旧将共产主义和邪恶、无人权、残暴专制等同。虽然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绝大多数“共产主义国家”也已经逐步偏离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构想,但是我相信之所以共产主义在美国和西方国家遭到如此诋毁,实则是因为共产主义本质是不符合统治者利益的,而美国被统治的阶层在电影中也确实反应出“受控”的状态,统治者将共产主义从资本家的敌人转变为工人和群众的敌人。共产主义并非是坏东西,把现在和过去的共产主义国家政府的行为偷换概念为共产主义,危害巨大,人民必须看到真相。 另外,本片所展现的美国人社会中教育大众爱国,要做Patriot,要loyal,不叛国的内容也相当有趣。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多数人会腻烦,愤青会反感。顺便提及,前几个周看到美国播放的一个“征兵”广告,里面的白人黑人黄种人(民族大团结)说:“I’m proud to be nation guard.”如果翻译成中文,换成人民解放军,“我为自己是国家卫士而自豪。”,多数人可能都会觉得很造作很别扭很假吧? 不过美国人貌似不会有这样的情绪。顺便就引出一个问题,现在的中国和中国人到底怎么了?

谁谋杀了电动汽车

1031 Apple.com上面现在有一个叫做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的记录片的预告片 ,来自Sony Pictures。居所是Sundance电影节官方Selection。为什么要所这个电影呢?因为这个电影说,早在96年的时候,电动汽车就出现在了加州。这种车安静,环保。但是为什么后来消失了呢?记录片似乎采访了很多人,结论是,石油工业谋杀了电动汽车。有人说,因为还有价值多少多少万亿(Hundred trillion dollars)的石油还在地下,这是一个尚未完成的商业。一位前GM股东说GM(通用汽车)把悍马和电动汽车一比,发现悍马才是有钱赚的。一些连接 电影官方网站 Rotten Tomatoes 之所以这个片子会很有趣,是因为世界油价大涨,我也犹豫买车的事情。

方舟子接受BBC英国广播电台采访

方舟子继续兴高采烈接受BBC英国广播电台采访。 BBC英国广播电台支持台独、藏独,同时偏向日本,是一个反中国政府的政治宣传工具电台。它并不比它所看不惯的中国官方媒体好多少。同时BBC英国广播电台网站经常损伤中国人民自主独立的民族感情,对中国人民自主办(基督)教的信念粗暴进行干涉,并对让人作呕的香港主教大肆吹捧。 方舟子接受此电台采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在是让人感到遗憾。

人民日报也玩意淫

新华网援引《人民日报》文章《美国百姓眼中的中国》,让人体会了一把人民日报的意淫。 至于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我看不出对中国有什么可担心的,他们又不支持恐怖分子。讲中国坏话的人都是政客,别有用心。美国是个大国,中国也是个大国,大国之间应该友好,世界就太平了,这多好。 说到中国的商品,现在到处都是,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它了,美国老百姓过日子就是靠这些价廉物美的东西。 听说那儿的经济发展很快,生活质量已经很不错了,我想有一天也许能到那儿教书,这样就能边挣钱边游览中国。 这些言论在美国毫无代表性。美国人虽然喜欢省钱买便宜货,但是中国货口碑并不算好。更有不少人在网上大喊要抵制中国货,抵制Walmart。

学术打假演变成黑道火拼

四川大学4月15日召开记者招待会,阐述官方对于司履生指责魏于全学术造假的态度。在前一段时间丘小庆事件至今没有任何结果的前提下,四川大学的这样的表态虽然看起来诚恳,却难以赢得舆论的支持。不过有趣的是,方舟子的新语丝上“主流”观点是四川大学不回应;而现在四川大学回应了,也是骂声一片。看来要在方舟子的新语丝面前做好人,也确实是意见很难的事情。即使是四川大学说得很清楚,“学校更希望上级有关部门来组织这次学术答辩听证会,学校将全力配合”,方舟子的粉丝们也会熟视无睹,大谈这样的“听证会怎么能由四川大学来组织”。 我历来认为,首先司履生和方舟子的打假手段并不正大光明,且其中暗藏猫腻,明显是有预谋有企图、明显涉及个人利害的一场“政治运动”。我同时认为,我无法断定魏于全没有做假,同时肯定魏于全的论文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并不认同所有的司方提出的质疑)。再次我认为,四川大学宣传部有中国特色一贯的宣传风格,并没有事实求是,非常可耻。其实我相信,国内做学术的,确实没有几个真的是100%清白的。因此此次学术打假,真的是从一开始就有点闹剧的色彩,到目前,也真的是黑道火拼了。 司履生自己的言论不仅充满人身攻击的意味,虽然隐藏得很好,但是司徒之心路人皆知。且司履生一开始,就如我所说,将严肃的学术问题超个人人品道德方面引导,是显然的有“个人恩怨”的表现。现在司履生站出来说,自己和魏于全“没有任何个人恩怨”,有一些事情自己都“遗忘”了,显然言不由衷啊。况且现在也确实证实,司履生以前有推荐过就业、项目申请有过失败,这些都确实是可能的“个人恩怨”。更何况司履生每次站出来说魏于全的坏话,都是选择了“恰当”的时机,有心人自然也能看出点名堂。 最有趣的是,我觉得司履生还是有老了,做一些事说一些话,想的也不周全。例如天府早报就报道说: 司教授表示,他并没有对魏教授进行人身攻击,他会质疑到底。当记者问到他会不会出席四川大学计划组织学术答辩听证会时,他表示他已经买了下个月去美国的机票。“我打算去美国探亲度假,如果四川大学愿意提供往返机票的话,我一定会出席答辩听证会。” 四川大学黑不黑?黑是肯定有的。中国有几个单位里面没有一点黑?司履生和方舟子黑不黑?当然黑:控制舆论,误导,为网友对魏于全进行人身攻击奠基,有选择性删除有力反击司方的留言,一言堂……这些难道不黑?魏于全黑不黑?魏于全或许不是个坏人,或许没有学术做假,但是我确实也不会乐观到他的研究生他发表的论文真的就是没有一点修饰,真的就是完全按照实验的每一个细节来写的。中国做科研的老板,真的是大家见得太多了,有几个真的清清白白?就连司履生一稿多投(证据确凿,更有把在他们自己在国外发表的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就在国内再发一次),所编的书里面抄袭多多(证据确凿),论文细节被人质疑(有待探讨,可惜新语丝不打)这些都一样被人挖掘出来。司履生单方面对魏于全的一些要求,其实同样适用于自己,但是他自己却也没有遵守,让人费解(例如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司履生声称自己学生2个月无法重复魏于全实验)。 所以客观的调查,魏于全非常可能会被查出漏子。如果是那样,魏于全也就是不幸被当作典型了,即使他的错几乎是大部分同行都在做的。如果没有查出什么,我们也不清楚背后是否有黑幕保护。司履生则确实不是个好人。方舟子玩弄舆论于指掌之间、偏执、不专业更是让他丢掉了大量的信誉。于是我们目睹的,真的就逐渐演变为一场黑道火拼了。 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体制和一个社会风气的问题。中国的科研要透明要真实要进步,需要一个完善的体制来防范学术弄虚作假的行为。但是更关键的,还是需要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你说要是行行业业里面,谁都能捞点黑钱,加上当官的腐败,群众道德素质越发低下,说细一点,医生都拿红包,法庭判决不公,后台现象严重,百姓的孩子读不起书,职称评比弄虚作假,地方政府瞒骗上级政府……这些都不改变,谈何学术上的改变?大学不是象牙塔,大学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

北京空气重度污染

612新华网报道说: 4月9日和10日,北京市遭遇了入春以来最为严重的重度污染,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竟然达到了500微克/立方米,而重度污染指标是300微克/立方米。 北京,不适合人类居住。

陈水扁自显低能,称熊猫不应来台

BBC中文网报道说,陈水扁在自己的电子杂志中说,熊猫生来自由,应该留在原来的栖息地,不应来台。我只能觉得他智商过低,才能发出此等言论。 首先如果熊猫是自由的,那么熊猫就哪里都可以去。 其次,如果生来自由的东西,就应该留在原来的栖息地“自由繁衍”,那么人是自由的,1949年前往台湾的大陆人是否本来是应该留在大陆自由繁衍的呢? 再次,陈水扁对大熊猫的自然进化地位缺乏最起码的认识。 阿扁表示,他对这本书中的某段文字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大熊猫能历经数百万年的演化而生存至今,并不是为了在动物园里取悦人类。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会是真正快乐的大熊猫。大熊猫需要生活在它们的自由王国里,在那里经风雨,见世面;在那里自由觅食,追求爱情;在野地里生,在野地里死……。” 大熊猫是一个退化物种,经过百万年的演化生存至今乃一个奇迹。大熊猫生殖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已经严重退化,其实是自然界里面临被自然淘汰的物种。按照陈水扁的说法来对待大熊猫,大熊猫毫无疑问将在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灭绝,正如陈水扁的政策可能给带来台湾民众“灭顶之灾”一样。低能“总统”,什么都可以毁灭。 PS: BBC对陈水扁适用爱称“阿扁”,继续展现出骨子里对台独的支持。因此中国大陆封锁BBC中文网是对正义和主权的维护。

BBC中文网看中国总是带着有色眼镜

BBC中文网又发布看似中肯实则墨青眼镜的文章《透过“两会”看“民主”》,记者是BBC中文网高毅。 文章就两会代表广开博客(Blog)现象展开。作者认为所谓“官民‘无缝对接’”其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作者同时指出很多人大代表博客留言,有问无答。作者继续引用“痴心不改”的网友留言: 可仍有网友痴心不改,一个自称靳国的山东人发表了大段的”跟帖”,甚至比张抗抗的文章还长,其中有一篇写道:”五十多年前著名作家魏巍写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现在要写的是《谁是最可耻的人》”靳国说:”官商勾结坑职工的人最可耻;言而无信的共产党员、干部最可耻!” 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引用网友留言,质疑人大代表的代表性: 通过互联网搜集百姓问题也有自己的风景。网名为”松涛竹韵梅香”在回应中央电视台网站”我有问题问温总理”的话题时这么写道: 温总理好: 我想问温总理,人大代表里有家是25平方的房子吗,有拿400元钱工资的吗,有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的吗?人大代表里有伫立在烈日下、严冬里的城市”大板锹吗”?有看人间百态的”的哥”吗?有几十人挤在一个工棚里的民工吗?有每天都遭白眼的业务员吗?有每月只拿400元一家五口的国企工人吗?有每天骑驴沿街叫卖的小贩吗,有因无米下锅孩子交不上学费又找不到工作而惆怅的男人哭泣的女人吗?” 最后作者苦闷于自己没有能够获得采访权,并下结论博客只是纸上谈兵。 由此可见作者也许是因为没有得到采访权,内心受到了伤害,所以不唱唱反调心里是不会愉快的。中国网络其实异常活跃,虽然有政府的监管,但是可以说网友的言论活跃程度、参与人数和规模,远在欧美国家之上。作者刻意避开中国跟进网络时尚,采用先进的网络手段,增进人大代表和普通群众的交流的进步做法,反而将其贬得一文不值,可是他难道不知道欧美也没有几个议员议会有搞这样的博客?或许议员们都太忙了。可是人大代表也很忙,人大代表不是博客职业写家,回答不了所有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作者的指责完全是不切实际,异常荒谬。博客拉近了距离,但是和大家写信给人大代表、议会议员一样,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回信,更不要说网友留言绝对比真实的来信还要多得多,这也说明了交流的加强。至于人大代表有没有比如民工,的哥什么的,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有类似职业的人,虽然比例并不大。可是反观英国议会,里面又何尝有类似人群呢?我们不管中国人大代表里面有多少来自底层,但是多少至少是有的,为什么作者连这么基本的中国议会制度相对于英国议会制度至少在成员构成上的优越性也看不到呢? 作者应该是没有得到采访权,苦闷了吧。

大陆台独分子的可耻言行

原文发表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络。 此猪署名为是“浙江 章华声”,显然是一个化名。章某混淆视听,逻辑混乱,并有大量不切实际的建议,种种迹象表明此猪反历史,反中华民族,反党反人民,是批着所谓“民主”外衣的狼;或者是愚蠢的猪。不管是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么就是,它是民族败类! 此猪叫道: 在毛泽东的统治下,可以说大陆人民是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先是大跃进,后是文化大革命,运动一个接一个, 造成的冤魂死鬼不计其数。 这是典型的不唯物不辩证不客观的历史观的具体体现。 更可笑的是,它叫道:“在大陆,……人民意志由当权者玩弄于手掌之中”。或许这是至少是部分事实,可惜即使在被它称为民主社会的台湾,这一点又何尝不是现实?我想此猪,恐怕是恨不得自己出生在台湾,更希望自己是国籍还是日本吧? 另外,此猪还叫道: 如果真的对台动武,让导弹、炸药投到台湾同胞的身上, 我想决策的人将成千古罪人,将受全人类的唾弃。 此猪不愧是智商有限。因为“千古罪猪”毫无疑问将是宣布台独的另一只(群)猪。

台湾“反侵略”只能是徒劳

台湾行政院决定将3月14日定为“反侵略日”。理由是,10年前,大陆在这天试射导弹。一年前的这天,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可是,不管你怎么声称自己是独立国家,不管你是否有这么一个“反侵略日”,不管其它国家是否会强烈反对大陆对台湾动武(当台湾宣布独立,或者有类似严重性质行为,如完成法理台独时),不管中国是否就会因此和美国或者日本发生战争,只要你一独,这个战争是免不了的,平民伤亡是免不了的,台湾受到重创是免不了的,所谓台湾的总统、军队、行政人员当中支持台独的人,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所以,一切都是徒劳。不管你怎么闹,最终挨打是避免不了的。哎,想想你们会有多么惨,想想因为你们的独立会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灾难、因此你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吧。 台湾的命运不可能,也绝对不会被拿给三千万台湾人决定。台湾既然是中国的,你还没有独立出去,台湾的命运就应该是13亿中国人来决定的。 话说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现在台湾政坛媚日有增无减。可笑,反侵略日不纪念日本的侵略,却用来纪念自己臆想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略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已亡,或许在不久以后的台海战争,也将仅仅只是1940s年代未完成的内战的最终完成。中华民国政府当时输了,没有彻底输掉。将来只是中华民国的僵尸,被彻底摧毁罢了。

迄今为止我见过论述台湾主动“回归”的最好文章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一国两制》符合台湾民意 ”,不仅从历史上事实上很好的论说为何台湾是中国合法领土,也顺带从逻辑上很好论证了为何台湾关于不能和大陆统一的种种论点都是“自欺欺人”或者“混淆视听”,非常值得一看。在此强烈推荐,此文特别适合哪些对中国政府宣传用词用语有本能性作呕反映的人阅读。本文结论: 总之,《一国两制》,既可保留台军,更可由解放军驻防台湾为维护全中国主权而守疆卫土,台湾的“凯子”军购6108亿也省了,还可转为台湾的城乡建设和改善交通条件、增加弱势族群的福利以及基本生活保障、尤其不再见有全家大小只因苦无柴米而烧炭自杀的,其实是被以统独争议为手段掩饰下,实为主政者只为掠夺其等的荣华富贵而无视民生问题而受牺牲的台湾真实民情惨剧……更再勿须花大笔美钞买甚至有几个连台湾的村里人口都不如的小国充当为“邦交国”过瘾,台湾民众也再勿须听一些莫名其妙的口水战……等等,反正“好康”的事太多了!这大概也就是台湾与港澳所谓的最大“不同”地方吧!当然,以上所述也正符合真实的台湾民意。

细看维基百科全书(中文)

维基百科全书(中文),真的是那么“无邪”吗?让我们来细细看看: 没有以下基础科学条目:细胞质,仪器分析,放射性元素,化学史,石油化工,生长,毒性,可控核聚变,中毒,多糖,脊髓灰质炎,病源体,线虫,感染,磁性,生物材料,口器,遗传转化,组织培养,肝炎,坐标。类似情况不胜枚举。 以下条目非常简单:物理化学(3句话),分子生物学(4句话),基因组(尚在翻译中,而且翻译者使用繁体中文),热学(3句话)。类似情况亦不胜枚举。 随机发现以下错误:mRNA条目写作了MRNA 相比之下异常丰富的条目:人权,中国网络审查,吉娃娃(繁体),法轮功,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状况,网警。由于此类条目众多,不一一列出。 维基百科全书(中文)并常常跟踪新闻,特别是政治性和敏感性很强的新闻和事件。曾经追踪过一个被认为是侵犯基本人权的事件,但是后来证实是英国记者不实报道。 综上可见,维基百科全书(中文)不是一个学生学习可以参考的百科全书。其中缺乏大量基础科学条目,有很多即使有条目存在,其内容却简陋得基本上起不到参考的作用。而科学作用是一个百科全书最基本的功能,很明显维基百科全书是不合格的。多数学生可以通过直接Google来找到比维基百科全书(中文)好得多的资源。相比之下,维基百科全书(中文)政治性很强。政治条目,特别是中国大陆的敏感条目 ,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讨论激烈,语气不中立,感情色彩强烈,援引报道不具体和模糊(例如采用“据说”,“被认为”,“据报道”,“某市”“某人”)。因此,维基百科全书(中文)是一个和中国法律法规和政治有冲突的网站。

今天在Digg上看到一个人ID叫做meiguoren的人

今天在Digg上看到一个人ID叫做meiguoren的人,digg过4篇文章,全部是关于Google的内容审查,和关于Yahoo被指责向中国政府提供用户信息导致某人被投入监狱的消息。他在一篇评论中还列出一堆据称是被监禁或者迫害的人的名单,其中包括一些priest。meiguoren?会说中文的美国人,不大可能用这样一个ID。那么如果是中国人……他还是中国人? 顺便就说到priest or bishop。中国法律要求宗教是要独立于外国势力。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难道没有了教皇你就不能崇拜上帝,不能做礼拜,不能唱诗了吗?本来宗教简简单单,不过就是对神的崇拜,难道非要和国外势力接头了才能继续崇拜上帝?没有他们你读不懂圣经?这些priest或者bishop不是有毛病吗?

秦刚就互联网管理政策等答问实录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月16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就中国管理互联网政策、中美经贸关系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美国议会批评一些网络公司同意中国的要求,对互联网系统进行限制。你对这种批评持何看法? 答:这个问题我的同事刘建超先生和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的负责人星期二已经分别向记者们介绍了有关情况,并且阐明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特别是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的负责人就这个问题已经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互联网依法进行管理,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以保护广大公众的利益,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通行的做法。中国这样做也是借鉴了美国等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在出发点上没有不同。 另一方面,任何公司在某一个国家进行经营,都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基本要求和常识。中国政府重视互联网发展,现在中国互联网发展非常快,网民已经达到1.1亿,我们也致力于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良好、有序的氛围,所以我们希望美国的一些人应该以客观、公正和公平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中国的Great Firewall已经在国际互联网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此防火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了解中国人的人对中国的印象进一步恶化,导致对中国有一些了解的人对中国好感下降。

Walk on Water (2005)

This is acutally a new movie? 2005? At least this is what I read from Yahoo movies. OK. So… Walk on Water (2005) B It is not a fantastic movie. However there is just something interesting in this movie. I have always been wonder about Israel, a country “born” courtesy of UK, as one of… Continue reading Walk on Water (2005)

言论自由!

BBC中文网报道说,丹麦所刊登的12幅引起全球穆斯林抗议的漫画的作者之一在丹麦一家电台上表示,自己失去了言论自由。 但丹麦刊登的伊斯兰先知默罕默德12幅漫画的作者之一在丹麦电台表示,他失去了应有的言论自由。 他说,发生的这一切让人不可思议。报纸登这些漫画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言论自由。而现在我们却失去了这种自由。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言论自由的问题上。我们是不是同样可以认为,本拉登发布恐怖袭击警告录像带,是为了表达言论自由?或者诽谤,诬陷,诋毁……这些都是可以受言论自由保护的?或者,所有的罪恶都可以用“自由”加以保护? 或许世界上只有一个神,他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化身:他可以化身为安拉,佛祖亦或上帝。神与暴力有什么关系呢?人对神的崇拜,或多或少都是自发的行为,崇拜某个神的化身的人进行了暴力,他所崇拜的神就是暴力的神了吗?那么为什么布什这个基督教极端分子没有让西方人认为上帝是暴力的神呢?其实任何一个神的化身都是爱我们的,其实我们崇拜的都是同一个神。